广大师生:  

      秋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,为进一步普及秋季肠道传染病防制知识,现将肠道传染病传染病的传播途径、预防措施等温馨提醒如下:

      肠道传染病包括霍乱、细菌性痢疾、伤寒、副伤寒等多种疾病,是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能由粪便排出病原体的传染病。严重危害人体健康。肠道传染病共同的临床表现 大多数肠道传染病发病会有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、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,有些伴有发热、头痛、肢体疼痛、全身中毒症状,若治疗不及时,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,甚至导致死亡。

      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

      经水传播

      病人或病原携带者的粪便、呕吐物排入水源,洗涤被病原体污染的衣裤、器具、手等都可使水受到污染。水源受到污染后可引起肠道传染病的爆发流行。霍乱、伤寒、菌痢被称为三大水媒病。

      经食物传播

      在食品的生产、加工、运输、贮存和销售的过程中都存在被病原体污染的危险。食品中的病原体可来自存放容器、进餐用具、手的接触、施用粪肥及被昆虫污染等。

      接触传播

      通过握手,使用或接触衣物、文具、门把手、钱币等都有可能造成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。

      昆虫传播

      苍蝇、蟑螂等都能起机械搬运病原体的作用,有些病原体还能在昆虫的肠管里存活一段时间,甚至繁殖。到处活动的苍蝇、蟑螂等昆虫也是造成肠道传染病扩散的重要原因

      主要的肠道传染病:

      霍乱是由 霍乱弧菌所致的烈性肠道传染病。临床以吐泻大量米汤样排泄物、严重失水、肌肉痉挛及尿闭为特征,多因休克、尿毒症及酸中毒死亡。

     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。患者开始感觉疲倦、无力,不思饮食,常有肚胀,腹泻或便秘等症状,接着就发高烧,约二周左右才逐渐退烧。发病的第二周,病人身上还会出现一些淡红色疹子,脾脏会肿大。病重者还可能有神志不清烦躁不安,说胡话等症状,后期还可能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。

      细菌性痢疾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,以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,并以全身中毒症状,腹痛、腹泻、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。严重者可惊厥、昏迷、休克。全年发病,以夏、秋两季最多见。

      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进的。病初起时,病人觉得浑身无力,厌食,特别不愿吃油腻的东西,常感恶心、腹泻,右上腹痛,有的患者还出现发烧,眼球发黄,小便也黄得似浓茶,若眼球皮肤发黄的叫"黄胆型肝炎",如皮肤、眼球不发黄,为"无黄胆型肝炎"。

      脊髓灰质炎又叫小儿麻痹症,半岁至5岁的小孩容易得病。症状多为发病很急,突然发烧,精神不好,很象感冒,烧三、四天后自动退烧,但过一至五天又发烧,第二次发烧两、三天后可能发生腿或胳臂不能动的现象,完全瘫软无力,所以叫"小儿麻痹症"。 

      细菌性食物中毒 凡进食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,引起的急性中毒性胃肠炎和其他症状,称细菌性食物中毒。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,可暴发、易集体发病。以呕吐、腹痛、腹泻为主要表现,严重可失水和致中毒症。

      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

      秋季是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。肠道传染病发病突然,症状严重,传染性很强,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威胁。

      因此,把好病从口入关,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努力做好预防工作是关键。

     1.积极开展 爱国卫生运动,加强对粪便、垃圾和 污水的卫生管理,发动群众开展除四害运动。

     2.讲究个人卫生,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。常剪指甲、勤换衣服。

     3.食堂和家庭采购食品要严格把好质量关,切不可为贪便宜而购买变质的禽、蛋、肉和水产品。

     4.不喝生水,菜要烧熟煮透,吃剩的菜放在冰箱里过夜,食用时应重新回锅加热。

     5.购买易生虫的蔬菜应注意鲜嫩无虫眼,留意是否使用了农药,摘去黄叶后应用水浸泡半小时以上,中间换水2~3次,然后再烹调。

     6.贮存食品或加工食品时,都应该生熟分开。

     7.发现食物有异样或异味不可食用,也不可煮沸烧透后再食用。

     8.对碗筷等 餐具应煮沸消毒。

     概括起来,预防肠道传染病有一个九字真经:吃熟食、喝开水、勤洗手。